AP / IB 課程選擇:多少門才夠競爭力?
很多家長和學生在規劃美國大學申請時,第一個疑問通常是:
👉 「孩子到底要修幾門 AP 或 IB 才算有競爭力?」
事實上,答案並不是「越多越好」,而是取決於 學生背景、申請目標 以及 整體申請策略。
😰 常見家長焦慮
很多家庭常陷入以下困惑:
「孩子修太少會不會被看輕?」
「修太多會不會 GPA 掉下來?」
「要不要 IB 轉 AP?」
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最適合的課程規劃需與孩子的目標學校、專業興趣及現有背景匹配。
🎯 選課關鍵考量點
在規劃 AP 或 IB 課程時,不只是追求「修越多越好」,而是要綜合考量學生背景、申請目標與學校資源。下列四個關鍵面向,能幫助你判斷哪些課程最適合孩子,既能展現學術能力,又不影響整體申請表現。
1. 學校資源
- 不是每所高中都提供大量 AP 或 IB 課程
- 招生官更看重學生是否善用可用資源,而非與其他學校比較
2. 學術深度 vs 廣度
- 申請名校時,更看重學生是否展現專業方向
- 例如想讀工程,專注修 AP Calculus、AP Physics,比隨便修十門不同領域課更有說服力
3. 課程表的平衡
- 過度修課可能導致 GPA 下滑
- 有挑戰性但仍能保持高分,才是理想狀態
4. IB 學生特點
- IB Diploma 是完整課程體系,包含 TOK、Extended Essay
- 比單純累積 AP 學分更能展現學生整體學術能力與訓練
💡 一般建議
選擇 AP 或 IB 課程時,沒有絕對的「正確門數」,重點在於與孩子的申請目標、專業方向以及整體學術表現相匹配。以下提供一些常見建議,供家長與學生參考:
競爭力較高的學生(目標前 30 名大學)
- 4–8 門 AP 或完整 IB Diploma
- 核心領域取得高分
- 展現學術深度,而非單純累積課程數量
普通申請策略
- 3–5 門 AP
- 重點放在與未來專業相關的科目
- 確保課程挑戰性與 GPA 平衡,避免因課程過多而影響整體成績
別忘了,成績與整體表現 > 單純課程數量
🎯 TopScore專業顧問團隊能幫忙:
✨ 根據孩子背景與學校資源,設計最合理的 AP / IB 課程組合
✨ 避免「修太少沒競爭力」或「修太多壓垮 GPA」的陷阱
✨ 搭配整體大學申請策略,展現最強申請亮點
👉 立即規劃孩子的課程選擇
想知道孩子該修多少門課才剛剛好?
📩 加 Line@ 私訊我們,預約 1 對 1 規劃諮詢,讓課程選擇不再是焦慮,而是通往夢校的加分利器!